【两会专题】朱鼎健: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

2022-03-06


3月4日,焦点财经获悉,全国政协委员、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提交《关于做好都市圈整体规划的建议》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》《借冬奥全运契机 在粤港澳大湾区普及发展冰雪运动》《关于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产业的具体建议》《推动“云端互联学校”创建,让教育更加公平化 》4份提案。

朱鼎健指出,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,数字经济提振加速,驱动了多产业融合升级,也成为助力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新的突破口,“数字科技+旅游”融合发展也将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发展趋势。我认为,通过数字经济,可以前所未有地增加旅游项目和内容,并带来旅游的全新体验。

对此,他建议:

一、以政策大力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
数字经济可以拓宽旅游产业的广度和厚度,丰富和创新旅游体验。基于物联网、5G、VR、AR等数字科技手段,整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,连接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,实现本地空间与异地空间的融合,实现一景多看、旧景新看、古景今看,创造旅游新场景、新体验、新业态、新商机,从而提高产业自身韧性。

因此,建议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就“数字+旅游”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,建议扩大专项基金推动企业进行数字旅游项目、产品的开发,进行数字旅游景区建设,组建旅游业数字化联盟,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,构建数字化场景服务能力,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的数字化。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采用“产学研一体化”模式协同培育旅游产业领域的数字化人才,依托优秀的旅游实践项目,提升数字旅游人才的实践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。特别是,旅游部门引导传统旅游景区、景点开展数字化建设,对利用开展数字旅游项目的优秀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,让旅游产业与时俱进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新需求。

二、运用数字技术形成全国旅游用工交换市场,改变传统用工形式。

大部分传统旅游企业存在淡旺季,导致旺季用工紧缺,淡季用工过剩,运用数字技术,形成全国旅游用工交换市场,改变传统用工形式。针对传统旅游产业存在淡旺季用工需求差异大等现实困境,建议建立全国性的线上旅游企业用工交流平台,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社会化用工模式解放传统淡旺季用工困境,突破本地就业的限制。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用工机制,将各旅游企业用工淡旺季、跨地域进行调配,充分利用数字平台进行统筹协调。

三、搭建全国旅游行业诚信系统。

推动游客、企业、政府三方共赢的数字化诚信体系建设。实现端到端的投诉服务体系,集成服务信息,简化投诉流程,准确定位投诉事件归属部门,打造以游客为中心的全国化全程可视化投诉体系。特别是数字化投诉平台的建立可使投诉者可以一站式解决问题。同时,对诚信建设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。总之,加强旅游企业数字化诚信体系的推广和宣传,让更多的旅游企业加入到诚信体系的建设,可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良性互动。

此外,在都市圈方面,他建议,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动,要对全国范围内都市圈发展进行统筹科学的整体规划,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,为各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。

第一、强化顶层设计,建议由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全国都市圈的整体发展规划。

目前关于都市圈已经出台一些文件,如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》;2021年4月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》;2021年7月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。

都市圈发展事关重大,同时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空间布局、产业模式等差别很大。建议在现有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基础上,由国家发改委牵头,联合工信、交通运输、生态环境、文旅等部委,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,出台明确的都市圈发展规划。建议按照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实施模式,由国务院、国家发改委会同地方政府,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进行编制。由国家层面出台都市圈规划更加科学,避免同质化发展,实现都市圈之间的高效竞合。

第二、在规划编制中,建议对都市圈设立明确的门槛标准和定位区分,形成有序发展节奏。

中国幅员辽阔,都市圈发展规划需要综合考量区域空间、资源禀赋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科学统筹。

首先,要对都市圈设立明确的门槛标准,包括对核心城市经济发展、人口总量、核心产业、消费活跃度等指标提出量化标准,同时,适当考虑东中西部均衡发展,可灵活考虑标准门槛适度放宽,产业结构与东部互补等,以形成符合国情的高水准、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都市圈。

其次,科学进行定位区分,避免同质化。各省市做规划时多是围绕本区域的区情,有可能带来诸如产业布局重复、城市功能特色趋同等问题,因此需要在不同都市圈中差异化进行重点产业布局等。

第三、在规划编制中,对生态环境进行全局性思考,做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支撑。

都市圈要起到区域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,需要在完善硬件设施如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下功夫,同时在当下,还要在生态环保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。

例如说,都市圈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前面,要加强区域协调,在森林、河流、大气治理、降污减排、绿色能源、绿色消费等方面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,实行联防联治,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,为区域发展做好绿色支撑。而要实现上述目标,均须有全国性的顶级规划来实现协调指导。

第四、规划的编制要辅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,实现不同都市圈精准施策。

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实施,建议辅以不同都市圈的“精准施策”,包括在财税政策、土地政策、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,促使生产要素向都市圈聚集,提升宏观经济调控水平。

建议辅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。动态督进不仅包括经济领域指标,也要兼顾软实力提升,如在高等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体旅游方面对周边城市辐射等。逐步推进全方位、多角度的全面动态管理考核,并根据结果进行动态调整。

通过国家顶层的科学规划统筹,有利于充分挖掘都市圈的综合潜力,培育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城市群体,整体提升区域经济的管理体系和现代化水平,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。

此外,针对目前冬奥会,朱鼎健则指出,自从北京参与申办冬奥会开始,国家对冰雪运动的重视与日俱增。

截至去年10月,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.46亿人。我建议,充分利用北京冬奥、2025全运会带来的体育热潮,借助冰球、花样滑冰等既有优势,在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普及发展冰雪运动,形成“北冰南展”的大湾区样板。

第一、建议体育总局把粤港澳大湾区设为“北冰南展”试验区并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。

借2022北京冬奥会之势,冰雪相关活动搜索热度攀升,广东、上海、重庆等地的冰雪类场所的线上访问热度,较2019年同期提升100%以上。

“北冰南展”战略,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对不同区域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。在大湾区,冰雪运动还处于发展初期,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更多的扶持。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设为“北冰南展”的试验区,辅以相关支持政策,例如确定大湾区为指定冰雪项目的国家南方训练基地,指导支持国际、国家高级别赛事在大湾区举行,加强青少年人才梯队培养,以多种方式支持大湾区冰雪产业的发展。

就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发展来说,体育一直是湾区交流的重要纽带,三地政府部门也都对冰雪运动发展有相应的规划安排,接下来应该加强联动,展开制度层面的合作。建议把“大湾区冰雪运动”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,包括可设立“大湾区冰雪专项资金”,联合设立并运营湾区冰雪训练基地,联合开展冰雪项目专业研讨,邀请国际冰雪项目专家参会等,整体性提升大湾区冰雪运动的影响力。

第二、大力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冰球、花样滑冰等赛事活动,增加冰雪运动人群。

在大湾区普及发展冰雪运动,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。目前来看,在广州、深圳、香港等地已经建成部分冰雪训练基地和场馆,其中也有专业的冰球气膜馆和有专业赛道的室内滑雪场。但要推动“北冰南展”进程,未来还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场馆和基地,才能进一步引入举行更多专业赛事,以及满足冰雪爱好者休闲参与和青少年的日常训练需求。

从运动项目来看,冰上运动是大湾区目前的优势项目。深圳是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所在地,也是广东花样滑冰的高地,冰球项目在香港也发展多年。建议以优势项目带动,在大湾区内持续举办冰球、花样滑冰国际赛事,提升湾区冰雪运动的国际能见度;另外,在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尝试让冰雪运动进入校园,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冰雪运动培训等等。在大湾区将冰雪运动和全民健身密切结合,扩大参与人群,增强湾区凝聚力。

第三、开展多种主题“冰雪+”活动,增强冰雪消费。

“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。北京冬奥会带动了强大的经济社会效应,自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,全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、冰雪产业、冰雪旅游的人数均呈增长趋势。建议加强冰雪运动交流活动,冬奥会后,可以邀请冬奥的体育明星访问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城市,为南方城市的冰雪氛围再添一股动力,在香港也能激发爱国热情。

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,体育消费力旺盛,但目前冰雪运动产品的供给明显存在不足,可以借着冬奥的东风,开展多种“冰雪+”活动,进一步挖掘冰雪的体验价值、文化价值、商业价值等。比如,大湾区可以与北方城市如哈尔滨、张家口联动举行“冰雪嘉年华”“冰雪旅游节”等,以“冰雪+运动+旅游”的模式,普及冰雪文化,带动冰雪旅游消费。在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冰雪设施和产品的供给,增加冰雪运动的日常消费,实现体育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。